當前SLG賽道“卷”題材和玩法融合已經成為業內共識,兩相對比,在玩法上創新的難度更高,“演化過程”更緩慢,顯然題材上的“花樣變化”以及落地操作上更加易實現。
01
題材內卷下,今年帕魯與監獄突破重圍
但小眾方向仍有人深耕,FunPlus新游試圖沖擊微觀SLG爆款
事實上在這樣的客觀基礎上,占據主流的休閑SLG廠商們早就在題材上開啟了窮盡式探索,原始部落、多文明、西方幻想、末日喪尸、冰雪求生、原始野獸、動物世界、黑幫、硬核科幻、女團、海洋生物、帕魯捉寵等方向都嘗試了個遍。
就結果而言,今年有一定新意、在測產品量合適且有亮眼表現的題材類型應該集中在帕魯和監獄。
關于前者,核心SLG出海廠商基本都有所參與,例如,莉莉絲在測的《Palmon: Survival》與《Clash of Critters》,IGG旗下的《Pawmon War》、《Dreamio Rush》、《Illusion: Evo》,FunPlus推出了《Critter Arena》以及樂易的《Critter Survival》、《Critter Capital: Build & Rise》、《Critter Survival》等。
莉莉絲、IGG、FunPlus旗下部分“帕魯”游戲
樂易旗下部分“帕魯”游戲
雖然前期(2024年始)帕魯SLG賽道處于混戰之中,但目前已經決出取得階段性勝利的產品即莉莉絲旗下《Palmon: Survival》。該作2024年11月開始對外測試,今年1月(月流490萬元)開始逐漸擴大測試范圍增加投放,4月之后游戲進入穩定增長期并于6月首次月流水破千萬(達1600萬元),10月流水沖至3350萬元。目前其依然保持著較高的投放,累計流水預估在1.71億元,其中美國、德國、法國以48.1%、11.99%、6.8%的占比位列前三。至于其他帕魯SLG,要么減少投放、要么目前還未產生能被統計的數據,樂易旗下的大部分產品甚至已經下架。
《Palmon: Survival》測試至今月流水趨勢
至于后者監獄題材能“上桌”,則主要是因為益世界跑出了爆款《Lands of Jail》。該作自3月測試至今流水一直處于增長中,與之對應的投放端的力度也一直未明顯降低(近30天蘋果端去重創意數為4973,谷歌端為13008),目前其月流水超8100萬,累計流水預估在4.94億元,美國、韓國、德國以30.88%、11.59%、8.55%的占比位列TOP3。
《Lands of Jail》上線至今月流水趨勢
值得一說的是,雖然上述各個題材方向都“卷”,但大都“卷”出了一兩款高流水的熱點產品,而一些更小眾的題材方向可能廠商們深耕幾年,還是處于潛力產品爆發的前夜,微觀世界便是其中之一。
微觀世界通常是指游戲世界觀設置在微觀尺度環境中,玩家置身在一個平時難以用肉眼察覺到的奇妙世界。
2021年4月星合互娛推出的《小小蟻國》應該算是該題材方向下首款出圈的手游產品,2022年游戲更是達到了8.2億元的年流水峰值(2021年為4.3億,2023年為7.7億,2024年為5億,目前月流水在2000萬左右對比23年1月7500萬的峰值下滑了73.3%,累計總流水約為27.5億,日本與美國分別占比24.81%、24.49%),與此同時2021年10月君海游戲快速跟進在國內推出《蟻族崛起》(22年9月國內iOS達到1310萬的月流水峰值,目前不足20萬),2022年初三七互娛在海外推出《Ant Legion》(同年10月流水達到2700萬,目前約為1500萬),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小小蟻國》上線至今流水趨勢
《Ant Legion》上線至今海外流水趨勢
《蟻族崛起》國服上線至今iOS端月流水趨勢
同樣是在2022年這一年,一向以擅長多線敘事、打造硬核RPG著稱的老牌工作室黑曜石(Obsidian)正式在推出了多人聯機、生存建造新游《Grounded》(《禁閉求生》),該作講述了4個小孩因為某種原因被縮小到比螞蟻還小的體型,他們被困在了一處庭院之中需要在生存的前提下展開一場冒險之旅,一經發售就成功進入Steam全球熱銷商品TOP10。
于是在手機端和PC端接連爆款的沖擊下,2022年末微觀世界題材正式進入休閑SLG廠商的視野中,在近三年的發展迭代,該方向一直有游戲推出試水,但未跑出強統治力的新品。
然而,近期FunPlus旗下《Micro Hunter》因為放量測試進入點點出海視野,在詳細拆解和分析其迭代經過、測試歷程以及市場數據后,點點出海發現《Micro Hunter》絕對是最有可能成為微觀SLG頭部產品的游戲。
02
3年歷經6個游戲名反復測試
5月開啟擴量測試,連續半年月流水穩定200萬
FunPlus作為最先布局微觀SLG的廠商之一,當下核心在推的《Micro Hunter》經歷過多個類同產品以及多個版本的迭代。
點點數據顯示,早在2022年12月初,FunPlus旗下主攻休閑游戲方向的發行賬戶“Puzala”便在海外Google Play上架了一款名為《Micro Survivor》的微觀SLG,2023年1月中下旬,游戲改名為《Micro Hunter: Tiny World》,此后陸續在32個國家及地區測試。

2023年12月初時,該作進行了最后一次版本更新,2024年1月初下架。
然而就在《Micro Hunter: Tiny World》下架前夕的23年12月底,“Puzala”賬號又在13個區域市場的Google Play上架了一款名為《Micro Survivor:Tiny World》(以下簡稱《Micro Survivor》)的產品,后經體驗發現這兩款產品內容相同實際為同一游戲。
值得一說的是,公開資料顯示,在上述兩款產品之前,該作還嘗試過第一人稱視角,后來優化為第三人稱。
《Micro Survivor》當時的背景上設定為玩家因一場實驗事故被縮小進入了昆蟲世界;美術上,采用較為寫實的畫風,但人物設計偏向美漫,整體建模略顯粗糙;
玩法上,游戲是一個半開放世界,有任務系統但也能夠在一定空間下自由探索,前期類MMO體驗,白天玩家需收集資源、打怪升級、進行基建增強戰力,晚上則要抵擋大蜘蛛的攻擊,戰斗層面采用回合制,玩家僅需點擊頭像釋放終極技能,后續會解鎖自動戰斗與2倍速。而在學習完戰斗內容不久后,該作便開放了世界地圖,并利用雷達系統與多種類型的章節任務幫助SLG內容(Cok-like)更絲滑的展開。
變現上最值得關注的是昆蟲,每場戰斗可派出6只昆蟲,不同昆蟲有不同的品階與類型,大世界免費捕捉不能獲得第品階,若想獲高品階則需要抽卡。
彼時,雖然《Micro Survivor》并未擴量投放,但因其極具特色的題材還是引發了不少國內媒體以及從業者的關注。
有趣的是,《Micro Survivor》上架不到3個月便遭遇下架,與此同時(24年3月下旬)同賬戶上架游戲《Little Land》,其無論是商店介紹、美術資源亦或是內容玩法都與前兩款游戲基本一致,可以斷定為迭代之作,但其擴展市場明顯更加廣泛,陸續上架了17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Google Play。
“不幸的是”,《Little Land》的測試使命也僅持續了3個多月,便在24年7月中旬下架。
如上所述,此時這款微觀世界SLG至少歷經了3個產品的迭代和包裝,《Little Land》的下架只是意味著新一輪迭代即將到來。
事實也確實如此,2024年5月下旬FunPlus先是利用旗下賬戶“DAAA”上架了游戲《Bug Buddies》,再是于同年6月利用賬戶“FunPlus International AG”上架了《Tiny Survivors》。兩款游戲在內容體驗上差異不大,只是初始劇情做了輕微調整,更像是一種AB測試,前者把女性主角換為男性主角,后者和最初的3個產品一樣維持了女性作為主角。
后續很長一段時間,二者都處于穩定的版本更新中,但《Bug Buddies》受重視程度和投放力度都更低,其最新一次更新停留在今年的9月初。
圖片來自廣大大
而《Tiny Survivors》明顯是更重要的一個,實際上就是FunPlus當前核心主推的微觀SLG《Micro Hunter》,該作除了進行過多次擴量測試,還于2024年8月以《迷你王國:求生》的游戲名上線了國內小游戲,但并未進行規模性宣推,整體表現較為低調。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除了《Tiny Survivors》,上述所有同內容的包裝或者迭代產品均未產生能被統計的長區間的市場數據變化。接下來,我們結合數據變化來看看《Tiny Survivors》具體的測試情況。
今年年初,該作在菲律賓、西班牙、德國、美國、墨西哥、巴西開啟小規模測試,2月中下旬投放量極短的提高了幾天(不到一周),對應的日下載量隨之增長至1.7萬的峰值,但很快回落至千位數(2月下載量為7.3萬),3月中下旬時,該作又復制了一波2月同期的操作,日下載變化也大致相同(3月下載量為7.8萬),彼時2月至3月的日流水則在4萬至8萬之間波動(3月流水為189萬)。
4月中旬,游戲進一步開拓泰國、印尼、俄羅斯等市場,并同步開始擴量投放直至5月底,此次量級比前幾輪更高也更持久,算是該作首次較大規模的放量測試,5月下載量飆升至50萬,流水升至260萬元。
《Tiny Survivors》今年2月至今下載量趨勢
6月至7月游戲的日下載量在2000至6500之間浮動,此外,由于5月的擴量效應的延續,6月游戲流水來到280萬的峰值,8月中上旬時,雖又有幾天的小幅度增量投放,但周期很短。
《Tiny Survivors》今年2月至今流水趨勢
時間來到9月中下旬,《Tiny Survivors》正式改名為《Micro Hunter》,并在幾天后正式登陸部分區域市場的App Store。
10月開始,該作開始加速上線更多國家及地區,并正式開啟第二次量級有一定持續性的擴量測試(近30天安卓端去重廣告創意為1058,蘋果端為352),該月其下載量沖至52.2萬的峰值,同比增長232.5%,月流水為206萬,同比增長不多僅為15.1%。
截止目前,《Tiny Survivors》也就是《Micro Hunter》可被統計的累計下載量已達195.1萬,其中巴西、美國、菲律賓以13.24%、12.34%、8.24%的占比位列TOP3,總流水約為1880萬元,美國貢獻高達44.527%,德國以及英國以11.1%、6.91%的占比緊隨其后,RPD(單個下載收入)則僅為9.63元。
最后需要補充的是,當下《Micro Hunter》再次停止擴量,日下載已經降至3000左右,日流水則下滑至5、6萬左右,點點出海推測其大推時間或不在今年,具體情況還需持續觀察。
03總結
總的來說,《Micro Hunter》至少經歷了三年的打磨周期,期間至少利用了《Micro Hunter: Tiny World》、《Micro Survivor:Tiny World》、《Little Land》、《Bug Buddies》、《Tiny Survivors》等5個包裝版本在全球范圍內大多數區域市場進行過多次測試,如果加上立項和研發,整個周期只會更長。
就測試規模而言,今年之前游戲都處于持續時間較短的小規模測試驗證,但今年5月開始明顯有了擴量的動作,不排斥后續階段性加大投放,直到完成大推。
至于為何說《Micro Hunter》是當前微觀SLG最具備爆款潛力的產品,核心肯定是因為其足夠長時間的迭代和優化,這意味著FunPlus不會輕易放棄這條賽道,甚至會持續投注。
此外,雖然當前微觀世界SLG有好幾款產品驗證,但該作在美術上已符合預期,內容體驗上更是非常完整,之前與其形成正面競爭的IGG旗下產品《Tiny War:Survival Express》也已經于今年11月3日下架。
最后值得特別關注的是《Micro Hunter》呈現出的市場數據表明,在投放適當拉升的情況下微觀世界SLG具備不錯的吸量效果,可見當現實世界中的常見小型物體,變成游戲世界中的巨大物體,反差感確實能為玩家帶來更為新奇的體驗。
但由于該題材獲客成本不低,同時吸引來的用戶女性占比較多、年齡層偏低,因此存在留存衰減較快,中長期付費倍率優化難度高等問題,加之在玩法上與頭部休閑SLG差異不大,這些都使得該賽道一直沒有走出爆款,應該也是《Micro Hunter》一直沒有大推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微觀SLG這條題材細分賽道,優點和缺點都分外明顯,入局的廠商大都期待“攻堅”短板后獲得他人未所及的流量和收益實現賽道卡位,因此不可能輕易放棄,而這個道理也通用于其他SLG細分題材。
